聽說很多在家暴中成長的孩子 以後組了家庭後也會有家暴傾向
<沒有玫瑰的花店>中的舜 因為從小就不是個被愛的孩子
長大後從來不懂得愛人
松子呢
從小嚴肅的爸爸總是將心力放在孱弱的妹妹身上
因此松子常常扮著一張很醜的鬼臉,只為博得爸爸一笑
這讓我想起The Sister’s Keeper這本書 雖然我只看到大約四分之一處
但那種活在世上卻沒有“被認同”的空虛感、悲哀感 好相似…
習慣討好別人的松子,在當了中學老師後出了差錯
片中的一開始,松子為了私下解決偷竊事件
撒了一個又一個的謊、順著別人的意 一次又一次
我看得很氣 深覺得:這女人真是沒用!一軰子悲哀算了!
(片中不合理的地方就是中學老師應該是知識份子
遇到很不合理的要求卻讓步 有點不合邏輯)
片中特意搞笑的學務主任也讓我傻眼(我真的很受不了日劇的刻意笑點)
因為得不到(或沒有感受到)家人的愛或認同,讓她遇到挫折就只想到要離家出走
極想要別人認同感(或需要感)的她,跟一點也不愛她的男人同居
(其實我也不知道八女川愛不愛她,她說是愛的,我則看不出來)
很怕很怕孤獨的她,寧願跟暴力男同居也不願獨處,其實我覺得很悲哀
但是八女川的死對她一定是很大的衝擊
(對我也是呀~我一直想到絕命終結站 以前的夢魘orz)
連續受到兩人的打擊,她墮落到去當妓女
她之前說過:「我不想為了錢墮落到那樣的地步」
電影前後對照的手法,做得很好 (我覺得好難過唷~)
第一次掉淚是在她年華老去,被娼妓店開除之後回家看到爸爸的日記
怎麼說到底還是家人 爸爸的掛念 自己的狼狽
自己的墮落讓自己無法再待在那個家了 只好遠遠地遠離
第一次犯下殺人罪,其實我覺得這個男人該殺!哈
不過這是第二次血淋淋的畫面
還好這部電影血的處理夠假,不像真的血,所以我沒感到害怕
不知道是沒有夠好的技術將血漿弄得更逼真,還是故意如此?
在尋死前遇到了生命中第一個對她好的人,度過了平淡幸福的一個月
可惜殺了人,被警察找上了門
她默默地收起了一副碗筷,悄悄地離開,連聲再見也沒說
有時候我真的搞不太懂松子的想法,或許她不想讓他知道自己之前殺過人
但是他醒來後,發現她突然不在了,難道就會比較好過嗎?
<沒有玫瑰的花店>中有說,我們有時候都太不相信我們所愛的人了
我們常常以為自己犯下這樣的錯,對方一定不會原諒自己
所以選擇隱瞞、逃避、離開
不說真的不一定比較好…
在獄中的生活,我不得不說這邊拍的真好,
有種在看Chicago這部電影的感覺!哈
懷著對他的愛,她八年後出獄了
看到的他,是抱著小孩的一臉滿足樣
她悄聲說:「我回來了」然後轉身離開(在這裡我第二次落了淚)
說的也是,不留隻字片語,教人如何能等你八年?
龍洋一,一生都在影響著她。
松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話:「這裡也是地獄,出去也是地獄…」
最後她跑了出去,死心塌地地跟著洋一,就算是地獄她也去了
洋一也是劇中另一位終其一生悲哀的角色
從小沒被愛過,長大後不知道如何去愛人(跟舜是不是一樣?)
自顧自地以自己認為好的方法,出獄後選擇逃避松子
這是全劇中最大的打擊了,自此之後松子完完全全變了
而洋一呢?他在河中與警方鬥鬧的那幕 讓我第三次哭了,嘩啦啦地。
打鬥濺起的水花中,他看見了當年的畫面,那在教唱的松子
至此我才知道,原來這學生自始就這麼喜歡著老師(淚撲簌撲簌地掉)
最後一次掉淚,也就是片尾,眼淚嘩啦嘩啦地,
背景音樂貫串著她的一生,畫面帶到了她生命中的人們,
少了她的世界,一樣在轉動,
可是那些人卻唱著這首歌、想著她
(超級感人的~
尤其是我看到那個對她很好的古意人也唱著這首歌時
深受感動 他還是記得她的T.T)
片尾是拍得最好的,她一階一階走上去,妹妹在二樓等著她
隨著音樂,家中通往二樓的階梯與通往天國的階梯重疊了
走著走著,長大後的她與小時候的她重疊了,
她轉頭,看見台下的爸爸,這次她不需扮鬼臉,爸爸對她笑了(真是太感人了!)
最後最後她走到階梯盡頭,妹妹在那等著她
「歡迎回來」 「我回來了」 我大哭特哭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片推薦指數:4.5顆星 (引人感嘆的一部片)